7月4日,在第二屆中國IPv6創新發展大會上,由清華大學、中國電信、阿里云共同發起的全域IPv6單棧試驗床和驗證項目啟動。清華大學網絡研究院李崇榮教授,中國電信研究院集團級高級技術專家、基于IPv6的電信網絡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解沖鋒,阿里云高級網絡架構師宋林健等出席了項目發布儀式。
全域IPv6-only試驗床和驗證項目啟動
當前,全球互聯網正從IPv4過渡到下一代互聯網IPv6,并且向IPv6單棧的演進已成為必然趨勢。2016年,國際互聯網標準組織IETF最高領導層IAB發表重要聲明指出,未來的新協議和技術將以IPv6為創新平臺,不需要考慮與IPv4的長期兼容。2020年,美國發布IPv6部署和使用指南,要求基于IPv6單棧升級政府基礎設施,逐步停止對IPv4的使用。2021年,我國中央網信辦等三部門發布通知,提出到2030年左右完成向IPv6單棧的演進過渡。全域IPv6單棧試驗床和驗證項目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旨在解決大規模多域網絡的IPv6單棧部署問題,滿足我國互聯網從IPv4/IPv6雙棧向IPv6單棧演進的需求。
針對IPv6單棧網絡的部署, IETF設計了多種技術標準。這些技術方案主要面向接入場景,在網絡部署以后可實現接入段的IPv6單棧編址,但本地網出口以上仍是雙棧模式。此外,在無統一的單棧網絡框架的情況下,數據包在跨域時需進行多次IPv4/IPv6轉換,影響了傳輸效率??傮w來看,還不能有效解決在多場景的大規模網絡中高效地部署IPv6單棧的問題。
為此,清華大學和中國電信集團聯合國內外單位在IETF提出了多域IPv6單??蚣芊桨?。該方案以跨域傳送地址映射規則為基礎,支持IPv4即服務,從互聯角度拉通各個場景的IPv6單棧能力,形成體系化的IPv6單棧組網方案,從而實現多場景的大規模網絡中IPv6單棧部署。
據悉,本次試驗床和驗證項目周期為一年,將利用由清華大學等40所高校共同參與的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FITI、中國電信云網融合大科學裝置以及阿里云青島數據中心資源搭建跨域的IPv6單棧試驗床,結合教育網高校網絡場景、電信云網融合場景、面向AI的高性能智算集群場景,跨域不同場景以及不同運營商的IPv6單棧組網方案,進行IPv6單?;A能力驗證、業務承載能力驗證以及場景驗證,最終目標是形成可規模部署的全域IPv6單棧組網方案,推進其標準化和產業化,助力我國網絡從IPv4/IPv6雙棧向IPv6單棧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