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下一代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此次論壇由中關村實驗室和全球IPv6論壇共同主辦,清華大學、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協辦,以“推動高質量新發展 共建下一代互聯網”為主題,邀請到了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國內外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主管領導、行業領袖和技術專家,共同探討下一代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與國際合作,共創共享下一代互聯網的領先技術、實踐以及產業生態,實現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總工程師孫蔚敏,中關村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全球IPv6論壇副主席劉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
中關村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在致辭中表示,網絡已全面滲透到整個社會,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五疆域,以IPv6為代表的下一代互聯網是全球新一輪技術產業變革的基礎底座。當前,互聯網體系結構仍面臨著挑戰,我們應加強國際間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的研究和發展,共同給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奠定堅實技術基礎。
全球IPv6論壇副主席劉東
全球IPv6論壇副主席劉東在致辭中強調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重要性,他表示IPv6的廣泛部署和應用不僅能夠滿足互聯網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還為各個領域數字化轉型帶來新機遇。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前布局IPv6,節省未來成本的同時必將推動傳統業態和服務模式的跨越式升級。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在致辭中表示:要進一步提升互聯網基礎設施規模部署、服務能力、推動形成綠色低碳、泛在智聯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體系,為下一代互聯網創新發展鑄牢根基。
在主旨演講環節,來自全球互聯網領域的頂尖專家和組織領袖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分享了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和思路。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指出:在數字時代由于大數據、大模型、人工智能出現,云網協同以及跟大模型的組合應用是必然趨勢,現有IPv6有待進一步開發支撐數智時代發展。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李星
關于下一代互聯網的創新,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李星在演講中提出了互聯網碎片化和人工智能兩方面的挑戰,提出要學會“浪費”IPv6地址,實現更多創新的可能。
全球IPv6論壇主席拉迪夫˙拉蒂德在演講中肯定了中國的IPv6部署推進成果。指出純IPv6是未來互聯網演進的趨勢,IPv6衍生和融合技術標準的發展將滿足未來網絡持續擴大的客觀要求,助力多領域數字化轉型。
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表示,規模和結構變化以及新興場景的出現給下一代互聯網帶來了安全挑戰,因此下一代互聯網安全治理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看見“網絡故障、“理清”惡意攻擊、“防住”網絡攻擊。
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APNIC)戰略總監巴勃羅˙伊諾霍薩在演講中表示,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呈爆炸式增長,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十分重要,影響著互聯網應用層的發展,需要使用IPv6來解決,這是一個持續進行的挑戰。
國際數據空間協會總干事托森˙豪斯曼
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總干事托森˙豪斯曼在之后介紹了分布式、可擴展、互聯的數據空間技術,呼吁建設更加先進的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數字經濟發展。
“共同推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產業升級,加速全球數字經濟繁榮發展的倡議”發布儀式
論壇上,面向全球的“共同推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產業升級,加速全球數字經濟繁榮發展的倡議”隆重發布,全球IPv6論壇創始人兼主席拉迪夫˙拉蒂德,馬來西亞國家IPv6推進委員會主席蘇雷斯洼然˙拉莫達斯,阿拉伯信息和通信技術組織總干事穆罕默德˙本˙阿莫,拉丁美洲IPv6技術-學術論壇主席、哥倫比亞IPv6理事會主席拉斐爾˙伊格納西奧˙桑多瓦爾˙莫拉萊斯,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李星,全球IPv6論壇副主席劉東等國內外專家共同參與了倡議的發布。

“下一代互聯網創新發展與國際合作”圓桌論壇
在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圍繞下一代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與國際合作的議題,下一代互聯網核心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明偉,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基礎技術實驗室副主任延志偉,阿里巴巴基礎設施首席架構師蔡德忠,馬來西亞國家IPv6推進委員會主席蘇雷斯洼然˙拉莫達斯,拉丁美洲IPv6技術-學術論壇主席、哥倫比亞IPv6理事會主席拉斐爾˙伊格納西奧˙桑多瓦爾˙莫拉萊斯等國內外專家展開了深度探討。各國專家紛紛肯定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發展方向,從技術、標準、生態等多方面推動產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以開放、包容、合作的理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攜手共建下一代互聯網,最終惠及我們每一個人。
此次論壇的舉辦,正值烏鎮峰會十年的新起點,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溝通中凝聚共識,為烏鎮峰會的舉辦增色添彩,為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