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二屆高等學??萍紕撔麓髸髡搲谏綎|青島舉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家俊,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楊黃浩,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陶興成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橋隧領域施工技術與工程管理專家、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鳴,烏克蘭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夏慶華,河南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張銳,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吳東等專家作主旨報告。山東省第十二屆省委委員、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偉主持會議。
李家俊致辭
李家俊在致辭中圍繞“科教賦能,融合創新”主題,分享了三點想法:一是創新與共、協同合作,助推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二是勇擔使命、做精做實,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三是廣泛宣傳、集中推介,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他指出,要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梁作用,深化政校企協同創新,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發展優勢,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楊黃浩致辭
楊黃浩表示,本次大會通過豐富多元的交流研討和成果展示對接活動,貫通教育、科技、經濟等各個行業的領域,對提升我國高??萍紕撔潞头丈鐣洕l展水平意義重大。他強調,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作為引領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一要深刻認識當前國家對高??萍紕撔碌钠惹行枰?;二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高??平虅撔碌暮诵娜蝿?;三要把科技評價改革作為加強有組織科研的重要抓手。
李明致辭
李明指出,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重要貢獻。他表示,近年來,山東高校在教育部的指導支持下,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產出了一批標志性的創新成果,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陶興成致辭
陶興成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其實質是由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服務機構等創新主體相互作用構成的創新生態系統。高校是理論與實踐的重要連接點,是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庫、智囊團、動力源,在四鏈融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元英進作主旨報告
元英進作題為“合成生物學及應用”的主旨報告。他介紹了天津大學在合成生物學上科研、教育、人才一體化同步推進情況,并談到合成生物學風險管控的行為準則,列出全世界共同遵循的《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天津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道德基準、法律規范、科研責任、研究對象的選取、風險管理、教育培訓、成果傳播等。
林鳴作主旨報告
林鳴以“大規模深遠海養殖創新模式”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對于深遠海養殖,海洋災害是最大問題,也是發展難題。他介紹了廣東陽江災害的調研結果,以及在海上用工程化進行養殖的方法,并指出此方法的優勢:養殖方法安全有保障、經濟性可行、不依賴補貼。
張銳作主旨報告
張銳以“聚焦‘四個面向’,錨定‘兩個確?!?,打造‘六個一流’的河南科技創新實踐”為題作主旨報告。他介紹,河南省委在科學把握現代化發展規律和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確立了“兩個確?!钡膴^斗目標,著力實施“十大戰略”,并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放在“十大戰略”之首,并圍繞“建設一流創新平臺、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集聚一流創新團隊、產出一流創新成果、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全國重要人才中心。
吳東作主旨報告
吳東作題為“弦歌不輟,葉茂根深”的主旨報告。他指出,人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指引著團隊的研究方向。他表示,醫學類教學工作是重中之重,關系未來。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國現代醫學的搖籃,內科學系是百年協和的基石,未來將依托于協和內科百年住院醫師培養優良傳統,以“核心勝任力培養”為目標,持續創新畢業后醫學教育模式?! ?/p>
李興偉主持
論壇舉辦期間,共有6個校企合作項目簽約,分別是:山東理工大學與青島德固特節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科技大學與青島海力加化學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島理工大學分別與青島克雷默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海德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鄉學院分別與上海復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
主論壇后,還同步開啟了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發展論壇、高校數字化轉型發展論壇、石油化工低碳轉型發展論壇、高端材料化工科教協同融合創新論壇、新農科科教融匯發展論壇等五大平行論壇。來自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及領軍企業的嘉賓,從理論高度、專業深度、實踐力度展開交流探討,為高??萍紕撔潞统晒D化建言獻策、提供智慧。
本次大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打造了集展覽展示、論壇會議、推介交易、網上展示推介、對接活動“五位一體”的活動架構,圍繞“四個面向”,設立六大展區,諸多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的創新成果在科技專區亮相。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120余所高校以及航天科工、中國電子、中國船舶集團、中交集團等央企參展,集中展現創新在服務國家戰略及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過程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來源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