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教育 高??萍?/a>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聯網 CERNET 返回首頁
社會資本如何助力高??萍汲晒D化
2023-05-29 文匯報 戴智華

  通過解決社會資本助推高??萍汲晒D化的幾個“細繩子”問題,可望助力形成科學家敢干、資本敢投、企業敢闖、政府敢支持的技術要素市場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方式,從而進一步推動上??苿撝行慕ㄔO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死亡谷”與“細繩子”

  如何突破橫亙于實驗室與市場之間的阻礙,提升高??萍汲晒D化率,是很多高教界人士經常思考的問題。

  從高校的科技成果到客戶手上使用的產品,并不僅僅是高校一家主體能全部完成的。國際上,通常把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分為創意、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共性技術攻關、小試、中試、工程化應用、產業化前期以及實際生產(量產)等9個步驟。高教界常常用一個通俗化的表述,可以將其比喻成一場4×100米接力賽。其中,高校比較擅長創意和基礎研究,這是接力賽的第一棒。作為第二棒的應用技術研究、共性技術攻關、小試也是高校常常開展的工作。但接下來,這一成果就應該從高校輸出去,進行真實條件下的中試、工程化應用、產業化前期,這是接力賽的第三棒。而企業所負責的工業化生產則是最后一棒。

  高校有一個好的創新想法,在經過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建模仿真等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后,可能會搭建出一套原理臺架或研制出一臺原理樣機,但此時高校面臨的資源狀況可以形容為“政府等公共財政資金一般不再繼續投入,高校、科研院所項目已經結題沒經費再投入、企業家等社會資本不敢冒險投入,于是原理臺架或者樣機在實驗室里束之高閣”,資源投入進入“谷底”,這個谷底學術界稱為成果轉化的“死亡谷”。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大量成果目前一般只能到達樣機階段;或者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大量成果想進入商業化階段,卻由于不能被市場或消費者接受而無法走出“商業化階段”。究其原因,高教界普遍認為,科技成果轉化講了很多年,但越到科研一線就越會發現,“粗繩子”已經不多了,“細繩子”還大量存在,要統籌研究政策予以綜合解決。這其中也包括了要解決“如何更好發揮社會資本助推高??萍汲晒D化”中間具體的“細繩子”問題。

  樹立全要素設計、全周期服務的長期思維

  經濟發展需要技術、資本、勞動力、土地等各種生產要素市場的互動并相互作用,其中技術要素是這個“互動場”中的核心與活力之源。技術要素市場已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發現創新價值、激勵創新主體的制度安排和機制保障。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技術要素市場是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市場。在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發揮關鍵性獨立作用的科學知識、技術經驗和信息等是“技術要素”,是核心。只有不斷完善政策體制機制,創新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實現學??蒲袑<?、創業者與優秀社會資本更為順暢的對接,才能不斷釋放出科技成果轉化潛力。

  在科技成果轉化第三棒中,高校對于與市場的對接并不擅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社會資本要考慮市場風險問題,缺乏足夠的動力和承受力,而且市面上很多產業基金普遍存在“賺快錢”傾向,投資科技成果轉化早中期項目的動力不足。此時政府可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和引導作用,從以往關注單一項目財務收益和退出方式的短期思維轉變成全要素設計、全周期服務的長期思維。

  一是通過支持專注早期階段的母基金,帶動形成關注高校成果的硬科技天使基金集群,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出資;二是鼓勵設立超長周期的“常青基金”,敢于在種子期即進行投資,鼓勵創新主體開展硬科技、深科技的長周期持續創新,從而解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不足問題;三是允許政府資金和高校資金階段性讓利退出,形成資金的快速循環,擴大整體的支持覆蓋面。

  以市場化激勵引導社會資本與高校精準對接

  投資者和企業家與高??茖W家往往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期望、信息資源和表達方式,如何解決雙方精準對接的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一是要解決社會資本與高校語言溝通與信任機制問題。社會資本的“資本”語言和產業語言與高校學術語言有鴻溝,高校教師由于對資本市場的專業化知識掌握不足,對社會資本的投資協議、對賭條款、退出要求等具有較強約束的條款理解不透,未完全建立起雙方的信任關系。

  二是要解決社會資本與高校教師精準對接的問題,社會資本常常通過某個技術領域的搜索進得了高校大門,進不了具體技術領域所在學院或研究所的小門,或者大門、小門都走對了,精準對接的教師團隊卻找錯了,帶來對接匹配效率不高的問題。

  三是要按市場規律激發社會化科技中介在高??萍汲晒D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并建立白名單機制。目前我國社會化科技中介數量正在快速上升,這些技術轉移專員從事技術轉移的“科技中介”服務,但社會化科技中介對高校院所技術成果推薦和撮合的積極性并不高,應盡快建立完善的市場化分配和白名單機制。

  四是要解決好高校技術集成化的問題。高校教師的科技成果單一核心技術比較常見,但對社會資本來說,成立公司開發新產品,核心技術只是眾多要素之一。舉個形象的比喻,高校教師的科技成果像一塊生豬肉,要吃到首先要做熟,市場要吃的不只是這一個菜,還應有別的配菜,客戶才會買單,因此將高校眾多的單一核心技術加以集成化也是科技成果轉化制勝的關鍵問題。

  抓好中試環節,鼓勵企業在高校設立專業化實驗室

  中試環節在整個科技成果轉化中起到“承上啟下”和完善方案的關鍵作用,但我國絕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等主體的科技成果非常缺乏中間試驗、樣品試制,中試環節重視不夠。

  首先,解決好中試基地的建設問題。從上海的調研情況來看,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擁有的主體很難獨立有力量和資源做起中試基地,社會資本介入建設是最好的策略,中試基地一旦建成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可以依托其開展后續科技成果轉化,順利跨越“死亡谷”,順利往產業化方向邁進。

  其次,要鼓勵企業在高校設立專業化實驗室,推動形成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山梃b以色列的高校實驗室做法,以色列的很多科研成果是由企業資金去扶持,考察其商業化能到達什么程度后再針對這個項目去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因此,鼓勵企業跟大學合作設立專業化實驗室,由企業根據所掌握市場信息來確定實驗室專業化方向,針對授權、轉讓、股權等多種合作形式確立學校、教師和企業的收益分配機制,有利于降低教師科研費用,方便教師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發揮高校的優勢專業的價值。

  明晰角色和分工,建立風險共擔機制

  在高校與產業界進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建立起優勢互補、分工明確、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可加速提升轉化的成功率。

  一是要以市場化方式解決高校教師和產業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和分工問題。高校教師往往無法身兼數職處理好公司的運營,為了解決教師精力不足且對于市場的了解不足和冒險精神缺乏等問題,需要高校教師和產業方共同明確教師技術負責人的身份,而產業運營團隊負責在《公司法》的范疇里做好科技成果市場化,雙方角色清晰后,可以使技術真正走向市場走向產品。

  二是要解決高校教師和產業方的風險共擔機制的問題。目前,高校和產業雙方合作中產生的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政策風險和環境風險一般都是由企業家在承擔,需要產業方集合大量資源投入加速科研成果更新轉化,所以在認定教師作為“科學家”的科研貢獻的同時,也要同比例考察產業方的貢獻,這就需要高校教師和產業方通過協商和溝通明確與風險共擔機制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機制,承認各方貢獻,設定各方合理的股份。

  通過解決社會資本助推高??萍汲晒D化的幾個“細繩子”問題,可望助力形成科學家敢干、資本敢投、企業敢闖、政府敢支持的技術要素市場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方式,從而進一步推動上??苿撝行慕ㄔO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

 ?。ㄗ髡邽樯虾=煌ù髮W副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長三角地區引導社會資本助力高??萍汲晒D化的瓶頸問題及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

教育信息化資訊微信二維碼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郵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眾號:高??萍歼M展
btа√天堂资源在线官网,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一人一狗卡了六个小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