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ET一直是IPv6研究與應用的先鋒。在IPv6協議推出不久,CERNET就開始了對它的研究和建設。早在1998年,CERNET建設了我國最早的IPv6試驗床CERNET-6BONE,2004年,建成全球首個也是至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純IPv6主干網CERNET2,并一直致力于研究兩代互聯網過渡技術,在國際互聯網技術創新和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今天我們回顧CERNET的IPv6研究、建設與發展歷程,可以說,這個歷程也展示了中國互聯網20多年來從跟隨世界互聯網發展到全面參與世界互聯網技術建設的歷程。
1998年
CERNET開通了中國第一個IPv6試驗網CERNET-6Bone,利用遂道技術接入國際IPv6試驗網6Bone,成為6Bone主干網成員,獲得中國第一批IPv6地址。
1999年
開通CERNET-6Ren,正式接入全球性IPv6研究和教育網6RE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重大聯合研究項目“中國高速互連研究試驗網絡NSFCNET”項目。
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317課題“IPv6示范系統”。
2000年
清華大學建成中國下一代互聯網交換中心DRAGONTAP,與國際下一代互聯網絡Abilene、vBNS等實現互聯。
CERNET網絡信息中心CERNIC在國內率先提供IPv6地址分配服務。
CERNET和諾基亞公司合作IPv6項目,共同建立全國性的大學網絡。
清華大學李星教授組織研究團隊編撰的中國第一本IPv6專著《IPv6原理與實踐》出版。
CERNET首次與美國下一代互聯網組織Internet2正式簽署合作和互聯協議,與國際下一代互聯網學術性網絡實現互聯。
2001年
“中國高速互連研究試驗網絡NSFCNET”通過鑒定驗收,采用雙棧技術建成我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學術性試驗網。
2002年
清華大學等單位承擔國家863計劃重點課題“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綜合實驗環境”。
CERNET承擔了“下一代互聯網中日IPv6合作項目”。中日雙方在IPv6試驗網建設與試驗、系統開發、應用技術開發、標準化等四個方面開展合作研究。
2003年
教育部高校防治“非典”科技攻關視頻會議依托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在全國8個城市近20個單位同時舉行,標志著下一代互聯網大規模視頻組播技術在我國首次成功應用。
清華大學等單位承擔國家重大基礎性研究973計劃項目“新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理論研究”,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為項目首席科學家。
2004年
由清華大學等25所高校承擔建設的中國第一個采用純IPv6技術的大型互聯網主干網CNGI-CERNET2正式開通?!拔覈谝粋€下一代互聯網主干網開通”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由清華大學等研制的中國第一個自主研制的IPv6核心路由器通過技術鑒定。
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美國學術網Internet2和歐盟學術網GEANT在內的全球8個最大的學術互聯網在布魯塞爾宣布同時開通全球IPv6下一代互聯網服務。
2005年
清華大學建成中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國際/國內互聯中心CNGI-6IX。
“IPv6核心路由器”項目獲得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在國家863課題“可信任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研究”支持下,清華大學開始研究IP源地址驗證問題,提出了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SAVA。
2006年
“CNGI示范網絡核心網CNGI-CERNET2/6IX”項目通過鑒定驗收,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純IPv6大型互聯網主干網?!跋乱淮ヂ摼W技術獲重大成果”被評為200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第一名。
2007年
“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示范網絡核心網CNGI-CERNET2/6IX”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第一個中國人作為第一作者的非中文相關的信息類互聯網國際標準IETF RFC4925獲得批準。我國在國際上首次提出IPv4 over IPv6網狀體系結構過渡技術,并推動IETF成立Softwire工作組。
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因其在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發展上的突出成就獲得全球IPv6互聯網先鋒獎。
2008年
“CNGI階段總結和成果匯報大會”召開。CERNET與高校在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推進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繼2006年后再次入選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北京2008奧運會IPv6官方網站正式開通,是奧運史上第一個IPv6官方網站,也是中國面向全球的一個重要IPv6示范應用。該網站由北京奧組委聯合CERNET和搜狐網共同建設。
中國專家作為第一作者的國際標準IETF RFC5210獲得批準。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真實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SAVA,并推動IETF成立SAVI工作組。
2009年
“下一代互聯網科研服務網絡資源整合”課題通過驗收。課題是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北京市下一代互聯網科研服務和產業培育條件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賽爾網絡有限公司協調相關單位承擔并主持各項研發及推廣工作。
2010年
由清華大學李星教授帶領IVI研究團隊提出的RFC6052發布,該技術是新一代IPv4/IPv6翻譯過渡技術RFC標準。該系列技術已成為向IPv6單棧演進最核心的技術標準之一。
清華大學與中國電信聯合成立了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
2011年
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在清華大學揭牌。該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于2009年批復立項。
賽爾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申請的“下一代互聯網重大應用技術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北京市批準。
2012年
由教育部主管,CERNET網絡中心組織協調,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00多個單位承擔建設的發改委“2008年下一代互聯網業務試商用及設備產業化專項”項目“教育科研基礎設施IPv6技術升級和應用示范”通過驗收。
“互聯網真實源地址驗證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2012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下一代互聯網4over6過渡技術及其應用”項目榮獲2012年度中國信息產業重大發明獎。
“下一代互聯網4over6過渡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2012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基于軟線技術的IPv6過渡技術體系》等5項IETF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獲2012年度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由中美共同打造的下一代互聯網10G高速互聯線路正式開通,連接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和中國科技網,以及美國下一代互聯網Internet2等。
2013年
“下一代互聯網4over6過渡技術及其應用”獲201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5年
為鼓勵和支持用戶接入和使用IPv6,賽爾公司配合CERNET調整網絡資費,出臺“1:1配比免費接入IPv6”的優惠政策,即“對于接入IPv4的教育網用戶,按1:1配比免費接入IPv6”。
從2015年起,CERNET網絡中心和賽爾網絡有限公司設立“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和“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大賽”。創新項目和創新大賽各舉辦5屆,在IPv6網絡關鍵技術和行業應用服務、下一代互聯網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6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面向教育領域的IPv6示范網絡建設項目”(CERNET2二期建設項目)立項,項目由清華大學等41所高校承擔。
2017年
“基于無狀態翻譯的IPv6融合過渡技術及應用”項目獲2017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下一代互聯網視頻課程正式啟動。該課程先后入選教育部科信司教育系統網絡安全網絡培訓示范班課程,中央網信辦、中央黨?!叭駭底炙仞B和技能提升平臺”。
由于在IPv6下一代互聯網方面的貢獻,清華大學教授李星獲世界IPv6論壇頒發的“2017年度全球IPv6領袖獎”。
2018年
為全面支持國家級超算中心的工作,賽爾網絡有限公司確立了為所有經科技部批準的國家級超算中心免費提供100G IPv6教育網帶寬的方案,為教育網全面引入最先進的算力資源。
CERNET網絡中心依托CERNET2研發建設了教育系統IPv6發展態勢監測平臺。通過監測、收集、分析及統計CERNET相關單位的IPv6網絡建設、應用建設和運行數據,實現對教育系統IPv6發展情況的動態監測和多維度實時分析,為國家IPv6規模部署提供行業數據。
2019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共有101個項目入選,賽爾網絡“基于純IPv6云平臺的CERNET2監測預警與安全防護系統”上榜。
2020年
“互聯網+”重大工程保障支撐類項目“面向教育領域的IPv6示范網絡(CERNET2二期工程)”項目通過驗收。通過項目實施,2000多個CERNET聯網單位全部通過CERNET/CERNET2統一接入100G IPv6 CERNET2主干網。
我國第一個專注于IPv6產業創新的科技園區——“下一代互聯網及重大應用技術創新園”開園。
由清華大學牽頭的“下一代互聯網真實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關鍵技術與規?;瘧谩表椖勘恢袊娮訉W會授予2020年度科學技術特等獎。
2021年
未來網絡實驗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互聯網實驗設施FITI(Future Internet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開通。
FITI獲得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APNIC分配的/20超大規模IPv6地址塊(相當于4096個/32地址),一舉使得我國擁有的IPv6地址塊數量達到59038個/32,超過美國所擁有的57784個/32地址塊,使我國IPv6地址總數躍居全球第一。
(2021年4月數據)
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優秀案例入選名單發布。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的“IPv6規模部署示范先行與技術創新”和賽爾網絡有限公司的“教育系統IPv6發展態勢監測平臺”“下一代互聯網及重大應用技術創新園”案例同時入選。
2022年
CERNET2主干網開始按生產網絡標準運行。
CERNET運營單位賽爾公司北清路核心機房順利通過驗收,并獲得數據中心國家標準最高等級——增強級(A級)證書,標志著下一代互聯網及重大應用技術創新園高算力IPv6核心數據中心正式啟用。
CERNET和中國電信ChinaNet在北京開通100G純IPv6互聯線路,開創了兩個大型骨干網通過下一代互聯網IPv6單棧直接互聯的先河。這也是國際上運營商之間以純IPv6進行互聯互通并支持“IPv4即服務(IPv4aaS)”的首個案例,在國內外樹立了IPv6發展新標桿。
作為我國首個專注IPv6產業的科技園區,下一代互聯網及重大應用技術創新園率先完成IPv6單棧網絡升級,成為國內領先開展IPv6單棧特色服務的試點示范園區。
下一代互聯網創新園通過工信部“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為我國IPv6創新生態建設樹立了示范標桿。
中央網信辦等12部門聯合印發IPv6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試點名單,確定了22個綜合試點城市和96個試點項目?!爸袊逃涂蒲杏嬎銠C網網絡中心”和“賽爾新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入選。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的指導下,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舉辦。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大賽納入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科教賽道。
首屆IPv6核心技術及應用培訓在北京舉行。培訓基于IPv6單棧環境,在國內首次采用理論與實操結合的培訓體系,培養IPv6核心技術理論和專業實操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
清華大學、中國電信在SAVA基礎上共同推動IETF成立SAVNET工作組,在主導接入網真實源地址驗證技術系列化國際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倡導在全球范圍開展域內、域間真實源地址驗證技術的國際標準制定,促進形成安全可信的未來互聯網體系結構。
2023年
由清華大學、中國電信、阿里云共同發起的全域IPv6單棧試驗床和驗證項目啟動。
來源:《中國教育網絡》2023年7月刊
責編:項陽